本页是<四会市四会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四会市四会中学

阅读:223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16:23
单位介绍

四会中学始创于1929年,80余载的风雨历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年以来,四中人顺应潮流,沉稳求索,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四会中学以“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为办学理念,以“管理,质量,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办学价值观,长期以来,形成了“对话与交流”的教学模式、“沟通与理解”的德育模式、“效率与和谐”的管理模式,为师生的和谐发展搭建了宽阔的舞台。

在四会市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四会中学获得“示范中学”,“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高考成绩在四会市一直名列前茅,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多次表扬。四会中学现分为校本部和高中校区两部,共有9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600余名,教职工380余名。2002年11月,由四会市人民政府投资1.2亿余元、占地18万余平方米的四会中学高中校区动工兴建,2003年9月主体工程竣工,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功能楼、图书馆、办公楼、学生宿舍、基本的体育场馆。现已建起了千兆校园网,每间教室、实验室都安装了大屏幕多媒体教学平台,每间宿舍均安装了热水供应系统。

近几年,学校严抓校风建设,从基础入手,从科学管理、讲究效益上下功夫,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九六年起,在全国统一高考中,连年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上省线人数和上线率均在肇庆市前列,不少学生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大学录取。由于办学质量好、效益高,学校连年受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表彰: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连年被评为"四会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今日的四中校园,绿树成荫,鲜花似锦,高楼如屏,布局简净而又不乏丰润。现代化的楼宇与朝气蓬勃的学子,动静相济,辐辏融溶,满目飞腾灵动的健康气象,令人着眼不忘。

四会中学始创于一九二九年,校址设于原绥江书院(注:这座建筑物和孔庙大成殿在过去被称为"学宫",解放前人们也称四会中学为学宫)。四会中学初开办时,只设校务委员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拨乱反正,学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迅猛。在党和人民政府、历届校友、社会各界人士、爱国港澳同胞的大力支持下,校舍新增建筑面积20930平方米。香港同胞苏东霖先生先后捐资港币200多万元建设了苏东霖书院、苏谭笑容图书馆、凉亭曲桥和体育馆。学校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大大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从一九七七年冬季恢复高考,一直至一九九五年,除八三年、八四年和九四年由于大量高中毕业生考入海关干部班和其它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升学人数有所减少外,其余各年高中毕业生升大学人数均排在肇庆地区前五名。

近几年,学校严抓校风建设,从基础入手,从科学管理、讲究效益上下功夫,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九六年起,在全国统一高考中,连年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上省线人数和上线率均在肇庆市前列,不少学生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大学录取。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为宗旨,以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现已形成了一支敬业爱岗、团结奉献,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由于办学质量好、效益高,学校连年受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表彰:九七年被评为"广东省先进集体",九七年、九九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九七年被评为"肇庆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连续五年被评为"四会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历史产生了四中,四中人书写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四会教育史上辉煌的一页。她以永远年轻的步伐,继承和发扬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爱国爱校,艰苦奋斗,严勤实美,改革创新"的优良校风,向着新的目标奋勇前进。

德才至善知行相济和谐发展

严勤实美

城中校区:四会市城中区县前街72号

东城校区:四会市东城校区陶冲塔岗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地图